2025年10月10日,76net线路检测举办“政午同行”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第27期活动。本期活动以午餐会形式举行,活动由76net线路检测副院长姚璐主持,政治学系殷冬水教授应邀担任本期沙龙引谈嘉宾,以“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形成逻辑”为题作引谈发言。政治学系彭斌老师、王娜老师、薛佳老师、赵德昊老师,国际政治系王岩老师,公共管理系王庆华老师、董伟玮老师、李慧杰老师、常成老师、施响老师、吕宣如老师,以及学院连永超老师、孙久舒老师及博硕研究生参与研讨交流。
活动伊始,姚璐老师介绍本次沙龙聚焦本科教学核心问题,旨在通过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破解教学困惑、提升教学能力。随后,殷冬水老师以“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形成逻辑”为核心,结合自身经历,从背景、观点、结论三方面展开深度分享。
殷冬水老师认为,本科教学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其质量直接关乎教师在学生群体中的认同度、学科与学院的声誉,乃至学校的整体形象。殷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学生时代在吉大的亲身经历,对比优秀教师的人格引领、学术引领和价值观引领,强调好的老师能够引领学生的方向。
殷冬水老师就“如何形成高质量本科教学”给出了五大关键路径:一是教师需确立稳定且具学理性、延展性的研究方向,做到与时代同行;二是要在稳定的研究方向上持续发力,发表高水平成果,保持学术热情;三是将研究成果有意识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新教材、优化课程框架、提升课程解释力;四是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五是保持开放心态与终身学习意识,平衡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
分享结束后,青年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交流困惑与收获。老师们提到,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获得学生正向反馈时,能带来强烈的职业激励,日常基本功的积累对于教学工作非常有帮助。各位老师还就课堂互动、课程内容设计、专业知识储备等问题展开了积极探讨。
姚璐老师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沙龙让青年教师对本科教学的重要性与形成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院第二课堂等活动,助力学生学术成长。
此次活动进一步明确了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努力方向,为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