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第六届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暨“新时代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创新路径”学术研讨会在必赢76net线路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76net线路检测)、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必赢76net线路、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必赢76net线路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对必赢76net线路政治学学科建设发展情况作了介绍,强调本次学术研讨会作为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在围绕回应时代之问、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培养学术共同体方面开展积极对话,倡议与会学者秉持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和协同共赢理念,就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踊跃发言。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徐勇教授回顾了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的创设初衷和发展历程,指出本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具有承前启后的战略意义,期盼与会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为新时代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凝聚共识。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76net线路检测张贤明教授结合个人求学经历和职业发展,总结了必赢76net线路政治学的守正创新传统和厚重包容风格。他对学界前辈对必赢76net线路政治学学科建设的支持与帮助表达感谢,寄语行政学院同仁继续推进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吉林省政治学会副秘书长、76net线路检测院长马雪松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主旨发言上半场,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76net线路检测高建教授作题为“政治学天津师大现象原因探析”的发言。高建教授结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指出推动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名师引领与团队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构建良好学术生态。

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杨海蛟研究员作题为“传承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学”的发言。杨海蛟研究员强调政治学学科建设是一个自然过程与自觉过程,要在坚持正确方向、服务国家大局、增强理论解释力、话语引领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基础上推动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徐勇教授作“从学科到学科自觉”的发言。徐勇教授结合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讨论,主张推进政治学的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明确中国政治学的位置、任务、目标和方向,对此需要扎根中国大地、汲取人类文明成果、促进学科精细化分工、实现兄弟院校联手发展。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原副校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朱光磊教授作题为“关于在政治学研究中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几点思考”的发言。朱光磊教授认为当前政治学研究存在经济决定政治简单化、阶级性与社会性割裂化两种误区,推动政治学研究要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坚持政治现象可知论,灵活运用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方法,关注社会发展现状以及重大政治问题与社会发展要求的中介环节。

76net线路检测副院长刘畅教授主持上半场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下半场,中国政治学会原副会长、必赢76net线路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76net线路检测周光辉教授作题为“以研究范式创新和团队建设推动一流学科发展”的发言。周光辉教授主张建设政治学一流学科,应当重点关注一流学术成果产出,提供一流学术平台支撑,培养一流学术群体,未来需要构建学科交叉平台、坚持长期发展主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76net线路检测)研究生院院长时和兴教授作题为“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关键”的发言。时和兴教授强调,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立足中国本土实践凝练原创性理论,关注中国政治学的元叙事、元理论和元命题,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和套用西方范式,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政治学知识体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韩召颖教授作题为“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学人才培养”的发言。韩召颖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科研范式与教学模式的重构作用,提出建立AI+政治学交叉学科平台,关注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可能带来的范式革命,以及AI技术在民主选举、舆论传播等政治场景中的应用边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76net线路检测张贤明教授作题为“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进程与进路”的发言。张贤明教授认为,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立足中国实践提炼标识性概念,夯实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推进学科交叉与交流互鉴,拓展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路径。

主旨发言下半场由76net线路检测副院长刘雪华教授主持。

下午,两场平行分论坛同时举行。第一平行论坛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谭安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张明军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方雷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孔繁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蔡礼强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于晓虹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伟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严洁教授、76net线路检测田玉麒副教授等与会嘉宾,围绕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自主性构建、关键路径、跨学科融合等议题作了发言。


第二平行论坛由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洪河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戴长征教授主持,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曲博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于文轩教授、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方盛举教授、76net线路检测于海洋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李红权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开轶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张振华教授等与会嘉宾,围绕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关系、国外政治学人才培养、地方高校政治学学科发展以及政党政治、国际政治等议题作了发言。


闭幕式由76net线路检测院长马雪松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方雷教授,代表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下届举办单位作了会议总结发言。方雷教授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不仅对国内相关高校的政治学学科建设与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的发展历程与建设经验作了回顾,而且聚焦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发展现状作了探讨,并就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一流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与会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学人培养,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就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建言献策、深入交流,体现出与会学者心系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家国情怀,增进了广大政治学人的学术情谊,契合会议主办方76net线路检测搭建的学术交流情境,期盼学界同仁明年相聚青岛,共话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为繁荣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本届学术研讨会在与会嘉宾的热烈交流与讨论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